被誤讀的歷史真相:李白其實沒酒量
原標題:被誤讀的歷史真相:李白其實沒酒量
字媒體
來源:大河文摘報
在大傢印象中,古代詩人好像都挺能喝酒的。尤其是下面這傢夥...
▼
李白現存的詩有上千首,其中提到酒的,約有200多首。
涉及的場景嘛~那簡直是包羅萬象!他得意時喝,失意時也喝;一個人時喝,去宴會時也喝;想念基友時喝,重逢時也喝;在酒樓喝,在妓院喝,在傢裡喝,在宮廷裡也喝。反正,隻要有酒,哪都能喝~
而且杜甫在《飲中八仙歌》中寫道:“李白鬥酒詩百篇”,可見李白是很愛喝酒的。
但是!
李白真如他表現的那麼能喝嗎?
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李白的酒量到底有多大?
。
。
。
沒錯 我就是那麼閑...
要聊這話題,還得回到杜甫那句詩——
“李白鬥酒詩百篇”
這裡的“鬥酒”是一鬥酒的意思。
那問題來瞭...
一鬥酒有多少呢?
我們常說的鬥,其實是種稱量糧食的單位。一鬥大約16斤重。而酒的密度是0.8克/立方厘米,換算過來也有10升。相當於五瓶這個。
▼
別說是酒,光喝10升這玩意兒,都能直接送醫院...
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——
古時候量酒的鬥,跟現代稱糧食的鬥
絕逼不是同個概念!
那,古時的鬥到底有多大呢?
《公羊傳》上記載:“熊蹯不熟,公怒,以鬥擊而殺之。”
這鬥就是喝酒的杯子。能台中中古餐飲設備收購隨手抓起來扔人,肯定不會大到哪去。
但好孩子絕不能這樣做哦!
在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中,流氓邦從鴻門宴上逃走時,對張良說:“我持白璧一雙,欲獻項王;玉鬥一雙,欲與亞父。會其怒,不敢獻。公為我獻之。”
玉鬥就是酒杯啦~流氓邦既然能把白璧和玉鬥這4件東西都揣在身上,可見這鬥並不大。
此外,還有另一種被稱為鬥的酒器。這種鬥有長長的柄,但實際上就是個盛酒的勺子。形狀是這個樣子的~
▼
《詩經·大雅·行葦》有這樣一句:“酌以大鬥,以祈黃耇”。朱熹註:“大鬥,柄長三尺。”
古代的三尺,相當於現在的70厘米。大鬥如此,小鬥肯定更小。而且從出土的青銅鬥來看...
一鬥的容量也就是現在常用的玻璃杯大小...
鬥的問題已經搞定,那我們再來看看古代的酒~
其實古代酒的度數很低...唐宋時期還沒有蒸餾技術,酒多是發酵後直接過濾的發酵酒。度數在3%~10%之間,跟啤酒差不多...所以才造成誤以為古代人很能喝的假象。
像《水滸傳》中,在景陽岡上喝瞭十八碗的武松。如果喝的是現在52度的白酒...那就甭提打虎瞭,還是趕緊送醫院去吧...
綜上所述,我們得出瞭兩個結論:
1.一鬥其實就是一杯玻璃杯大小。
2.古代的酒度數很低,跟啤酒差不多。
而且,如果有興趣翻翻李白的詩歌,你會發現上面隻有李白喝酒的記錄,卻沒有...
記錄他喝瞭多少酒!
我似乎嗅到瞭...
是時候揭露真相瞭,讓我們重新回到杜甫的《飲中八仙歌》中吧~
可能有朋友會疑惑,為何我會老提這首詩呢?
這是因為...
李白酒量的秘密就在裡面啊!!!
眾所周知,李白寫詩喜誇張,就是我們常說的吹牛逼~經常寫些像“飛流直下三千尺”、“玉盤珍羞值萬錢”的東西。所以,他詩中的一些細節是不大可信的。
與李白不同,杜甫詩的風格比較偏寫實。而且杜甫和李白相處過一段時間,所以應該清楚李白的真實酒量。
而杜甫在《飲中八仙歌》中寫別人時,是這樣說的:
汝陽三鬥始朝天
焦遂五鬥方卓然
左相日興費萬錢,飲如長鯨吸百川
可一輪到李白,卻是...
李白鬥酒詩百篇,長安市上酒傢眠
我給大傢簡單解釋下
▼
其他人不是喝瞭三鬥就敢去面見天子,就是喝瞭五鬥後的還能“方卓然”。至於那個“飲如長鯨吸百川”的,我就不說瞭,大傢應該能懂~
但唯獨李白喝瞭一鬥就...“長安市上酒傢眠”...
也就是說,李白他餐飲設備回收...一鬥就醉...
一鬥...
就醉...
看到這,相信你已經得出跟我一樣的結論瞭——
李白的台中二手廚具買賣酒量其實...
很渣啊!!!
說白瞭,李白就是個
一小杯啤酒就能放倒的酒渣!
明明沾點酒精就會醉!
但他卻裝出一副很能喝的樣子,整天寫詩炫酒!
讓後人誤以為他是“酒中仙”!
而且一騙就騙瞭我們一千兩百多年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責任編輯:
聲明: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,除搜狐官方賬號外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場。
閱讀 ()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