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40歲上班族李小姐,因檢油煙處理DIY驗顯示幽門桿菌陽性,她覺靜電除煙機得很擔心,因她父親也是胃癌病患,因此到醫院尋求建議及治療,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胃腸科醫師蔡郁清指出,感染幽門桿菌罹癌機率大,的確防治不容忽視。
蔡郁清表示,世界衛生組織亦早在1994年即宣告幽門桿菌為第一類的致癌菌,一旦幽門桿菌感染約有1至4%的人罹患胃癌。在台灣人胃幽門桿菌帶原率約為5成左右,以30歲以上的成年人居多,是最毒也最易罹患胃癌的一種,防治不容忽視;等到「腸上皮化生」等癌前病變再治療,效果大打折扣。
研究顯示,治療幽門桿菌的感染能降低產生胃癌的風險,如果已經產生如「腸上皮化生」等癌前病變再治療,效果將大打折扣。這時除了幽門桿菌的除菌治療外,按照胃部病理變化的風險程度,如胃黏膜萎縮及腸上皮化生嚴重程度及其在胃體部的侵犯程度,安排後續的胃鏡追蹤也很重要。
蔡郁清說,以李小姐為例,她是胃癌病患的一等親,屬於高風險族群。研究均顯示,胃癌病患的家屬在得到幽門桿菌後,癌前病變產生的比例較高且發生較早,如腸上皮化生,在30歲時就約有3成的胃癌病患一等親表現此一癌前病變,所以建議家中有胃癌病患家屬,應盡早檢查自己是否有幽門桿菌感染,以降低罹患胃癌風險。
蔡郁清醫師建議,患有胃十二指腸潰瘍、胃黏膜淋巴瘤、萎縮性胃炎、內視鏡或外科手術切除胃癌後仍有幽門桿菌感染者、特異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、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、反覆胃不適患者,應檢查是否為帶菌者。
靜電機保養
FAF76F8A9455228A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